九聚科技
九聚科技
九聚科技
九聚科技
动态资讯News
九聚科技生物识别引领ATM未来发展

       近年来,生物识别技术进步巨大,尤其在其应用方面引人注目。一些主题公园和旅游景点,都采用生物识别技术作为入场的控制手段,而有的企业则使用指纹扫描仪​​来监控员工的工作时间。然而,最显著的发展也出现在商业领域之外。

       印度最近推出了一个全国性的项目来收集全国人口的生物识别数据,期望绕过国内的腐败困局以方便民众享受政府服务。在巴西,生物识别“盒子”被用于投票站 ——即选民用指纹验证其投票身份——​​以减少欺诈性投票。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悄无声息地进一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ATM布放商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技术也是毫不奇怪的。事实上,生物识别技术被许多人喻为ATM的未来,并且的确有许多证据表明,这种技术能显著降低欺诈水平。既然如此,如果这种技术能这么有效地减少欺诈行为,全球各地的银行会疯狂地投身到使用生物识别技术的浪潮中去吗?

       集中的全球分布

       事实上,即使是在成熟市场,以客户为导向的生物识别功能在银行业中仍属罕见。根据RBR最近报告《全球ATM市场和预测》的数据,全球260万ATM中只有7%配备了生物识别技术。此外,大多数这样的ATM都布放在极少数国家:98%的生物识别ATM只在5个国家中布放,只有不到10个国家拥有超过1000台。

       至2012年底,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生物识别ATM位于亚太地区。其中大部分是在日本——103,000台终端,占该国ATM总数的54%。生物识别技术在越南、韩国和印度的ATM总数上也占有显着的比例。事实上,韩国在绝对数量上排全球第三——大约有9500台。

拉丁美洲则是另外一个拥有大量带生物识别功能的ATM的地区,占了世界总量的30%以上。本地区国家之中,巴西的排名均列前茅:至2012年底,其终端的三分之一都配备了生物识别技术,即近55,000台。阿根廷和智利也纷纷投入到生物识别技术,目前两国ATM总数约5%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辨认顾客。

       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占全球生物识别ATM的97%,剩下的3%位于西欧,而中东和非洲份额小于1%。中东欧带有生物识别技术则是非常罕见的。至2012年底,大约有10台生物识别ATM在这个区域使用——全部位于波兰。而北美则据了解还没有任何生物识别ATM。无论未来扮演何种角色,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高度集中,并在全球范围内相当少见的。

       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三种身份验证形式是指纹,手指静脉和手掌静脉。后两者被认为是更安全的,因为手指或手掌必须具备的血液流经静脉,从而确保静脉纹是从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出来的。


       全球超五成生物识别ATM位于日本

       只有在日本,生物识别ATM机是司空见惯的——全球一半以上的生物识别功能ATM都安装在这里。生物识别技术最早是在2000年中期用于打击欺诈行为,在减少欺诈相关损失的同时排除客户的安全担忧。

2005年日本有超过800个欺诈提款事件发生。在接下来的几年多家银行推出了生物识别技术,其中包括了东京三菱UFJ,三井住友银行和瑞穗银行。生物识别技术证明是有效的——欺诈提款的数量从2005年的800多个减少到2009年的240个。

       成功建立在生物识别上的巴西投票

       也许令人惊讶的是,巴西在全球生物识别技术ATM方面排第二。事实上,巴西在这一领域是世界领先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国内站稳脚跟是在2011年选举期间,被广泛用于防治高水平欺诈。类似的,巴西ATM布放商大规模使用生物识别技术,以消除一种称为“闪电绑架”的欺诈,即受害者被犯罪团伙成员绑架,而其他成员使用该卡在零售商进行购买和的在ATM上提取现金。

       然而,生物识别技术不仅因为其安全性而越来越受欢迎,更由于巴西相对高的文盲水平。当地国有银行之一,巴西联邦储蓄银行(CAIXA)一直在积极地使用该技术,以促进当地的金融包容性。       当地很多居民受益于该技术,例如鼓励家长让自己孩子上学的家庭教育补助金是通过ATM支付的。 该行解释,不少补助金的受益者较难记住并输入密码——因为许多人没有银行账户,且不熟悉操作自助服务终端。

       另一家迅速推广生物识别技术使用的巴西银行是该国的第二大私人银行——布拉德斯科银行(Bradesco)。2013年6月该行将其所有ATM都配备了生物识别技术。在这个阶段,客户仍然可以选择不使用该技术,但该行不排除在未来强制要求客户使用。该行目前正在开发适用于网上银行的生物识别解决方案。

       巴西最大的私人银行,巴西伊塔屋商业银行(Itaú Unibanco)和该国最大的ATM网络运营商——巴西银行科技公司(TecBan)也在部署生物识别ATM。业界认为其他银行将在明年试点使用这项技术。

       印度跻身生物识别技术国家行列

       印度拥有全球增长最快的生物识别ATM网络。该国涌现了许多生物识别项目,且多家银行纷纷推出测试计划。至2012年底,全国范围内共有8000台此类终端。其中第一个推出相当数量生物识别终端的是德纳银行2007年的项目,主要布放在文盲比例较高的农村地区,以促进金融包容性——类似于巴西联邦储蓄银行的做法。

       此外,SBI集团已增加了5000台带有指纹读取器的终端,并在2012年印度联合银行在其430台终端上启用指纹识别功能。一些合作的银行也安装了生物识别ATM。也有一些银行,如巴罗达银行,布放了生物识别ATM,但尚未开发出此功能的IT支持方案。一家银行甚至推出了太阳能供电的生物识别终端。

       因客户忧虑及高成本被禁止

       是什么因素阻止了生物识别技术被更广泛地使用?毫无疑问ATM上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正在增加,但是绝大多数国家还没引进该技术。这可能是一些ATM上生物识别技术的因素没有在欧洲或北美出现——然而ATM欺诈肯定是一个例外。生物识别技术尤其是手掌静脉技术可以打击这种情况。

       其次,生物识别功能ATM份额低的市场经常有其他打击ATM欺诈解决方案,例如EMV认证。诚然,这比磁条式读卡安全得多,但使用方式并不简单。因此这么多国家都没有接受生物识别技术是令人惊讶的。

       这些国家犹豫不决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客户的信任问题。在欧洲和美国很多人对于生物识别技术都是谨慎且有抵触心理——由于对各国政府数据收集的普遍不信任和在银行业中的低普及程度。银行客户担心他们的生物特征数据被访问和保存。

       苹果最近推出针对iPhone5S的触控身份识别功能,这可能有助于将生物识别技术融入主流。不幸的是,这个系统已经被破解,这无疑提供了指纹识别弱点的另一个例子。然而它可能是一个开端,让诸如苹果或谷歌将生物识别技术正常化,从而令围绕对生物识别技术的担忧和不信任将最终消失。

       另一种抑制其使用的因素是其高昂的成本。在生物识别ATM尚未进入市场的国家,许多银行甚至因为其成本而甚至连测试都开展不了。尽管如此,一位巴西业内专家建议,从长远来看,这种技术实际上可以为银行节省成本。

       因此看来,如果其成本可以降低,并将顾客的阻力减到最小,生物识别技术是具有彻底变革我们获取现金方式的能力的。其潜力是巨大的:交易时间、银行支出都将减少,金融包容性会扩大,而最重要的是,欺诈的水平也会因此降低。世界各地的银行将屏息以待巴西和印度这些国家的发展情况。

                                                                                       -----------------------摘自中国ATM专业资讯网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版权所有 © 杭州九聚科技有限公司 , 保留一切权利 浙ICP备11052759号-1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533号